摄影 张烈华
作者与张烈华先生合影 2022年于鮀城
端午节将至,地处韩江出海处的潮汕平原,处处响起铿锵的龙舟战鼓,你追我赶的赛龙舟民俗活动高潮迭起,震撼人心,使人奋进。南山书斋里的我,耳边好似响起了远处赛龙舟战鼓的声音,让我激动不已。年长的我,虽不能与年青人同舟划浆,但吾可用笔来写《天问》,让爱国诗人,汨罗投江殉国的屈原的千古文章来激励自己和我的学生。屈原《天问》长诗,全文1560个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语言别具一格,句式以四言为主,不用语尾助词,四句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全诗通篇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内容奇绝,显示出作者沉潜多思,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的个性,表现出超卓非凡的学识和惊人的艺术才华,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竒之作”。
前些日子,我创作了《屈子图》,参照汉碑的形式,用隶书演释《天问》做为《屈子图》配字。朋友们称奇,我亦满意。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天问》长诗写下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龙舟战鼓激发吾的创作热情,我要用长卷草书的形式来写《天问》,经过几天的查找资料、抄写、较对,终于赶在端午节前了完成草书《天问》长卷。长卷长600厘米,宽45厘米。因为《天问》很多古字今天较少用,草书的字形平时也少写,对创作带来一定困难。但水滴石穿,功夫不负有心人。创作《天问》草书长卷,对已年逾古稀的我是一次挑战与体验。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不负暮年韶华。
烈华先生是工作在同个城市的朋友。摄影记者出身的他,勤勉专注,执着刚毅,已经退休的他,整日奔波,到处留下他矫健的身影,继续他的老本行。他说要为这个美丽的海滨邹鲁留下更多的精彩瞬间。我打微信,请他提供端午龙舟活动的相片。让大家来与我们一起听战鼓,看龙舟,观《天问》。正在采访中的他,给我回电,发来了几天前从东海岸赛龙舟现场抓拍的相片。让我如临现场,看到你追我赶,勇争先锋和铿锵如雷的鼓声与欢呼声。
彭小鹏草书屈原《天问》长卷(部分展示)
癸卯端午节前夕记于南山书斋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