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城的仲夏,依然如春日般惬意。小满前几日,南山书斋几位师生应邀到风光如画,美丽富饶的南澳岛采风游学。如今的南澳岛,早已一架跨海大桥与汕头市区连接,天堑变通途。宽广的海面上,大桥像一条银色的飞龙,不断延伸,通向山水海相连的瀛岛。在桥上,我思绪万千,往事如烟……。我曾参加南澳大桥的开工奠基典礼,见证南澳大桥建设的艰辛历程。我曾是军中一员,南澳岛是我们的辖区,每年多次进岛军务,深知岛上军民远离大陆,生活条件与交通不便的种种困苦。我曾因7级大风,在东里轮渡站等了两天的时间,才有客船搭乘抵达南澳島执行任务。现如今,南澳岛今非昔比。南澳大桥的建成,给南澳岛安上腾飞的翅膀。交通难,出岛难已成往事。岛上军民出行便捷,岛外人员上岛更是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可不,我们上午9点才从市区出发,10点半钟就到了青澳湾。学生喜嘉早早就和南岛书画院院长陈溪发先生在书画院门口迊接我们一行。溪发先生是8年前喜嘉陪同来南山书斋时认识的,给我留下很好印象。记得还应嘱为南岛书画院题写了院名。时光一晃就八年,溪发虽是两鬓增添白发,但依然身材干练,精气神十足。看得出,我的拜访,其非常高兴,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松。是啊,共同的书画爱好,让两个同龄的人心连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关注。进入书院,让大家眼前一亮,硕大的画桌,显示了主人的气度非凡。正面悬挂一幅丈二的国画大作,溪发介绍说,这是根据他儿时的记忆,创作的青澳湾的全境图,他要让后人记住青澳湾的原生态,记住家乡的青山绿水。不难看出,画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不浸淫着其对家乡的眷念与热爱的情愫和美好愿望的憧景。大厅四壁,挂满溪发和海岛书画名家的书画作品。溪发的《红梅贺岁》的八尺国画作品,粗壮蒼虬的枝干,渲染有序的红梅,重重叠叠,艳而不俗,使观者为之一振。谁能想到,如此气度与笔力出自一位年过古稀长者之手。在画桌正面,挂着一幅草书长卷。远观之,如一阙节奏明快的《金蛇狂舞曲》,细观之,古风犹存,取法高古,让我佩服。
入得大门,回首望去,高高的门框上面挂着我当年为书院题写的横幅。我笑着说,南澳岛有二画院,一曰公办"南瀛画院",一曰民办"南岛书画院",都请我写匾,是吾之荣幸呵。在三楼露台,一眼望去,书院青山环抱,微风吹拂,难得有此优雅之处,溪发以字画养生,定能延年益寿。溪发浓厚的闽南调的青澳话娓娓而讲道,自小家贫,虽酷爱书画艺术,但苦于经济拮据,只能默默埋于心中。庆幸改革开放之年,商海遨游,正道取利,才有机会重拾画笔,拜师求艺,得已有今日之硕果。
喜嘉友言,溪发兄刻苦学艺,以超常人的意志与决心,数十年坚持不懈,加之聪慧敏思,终有所成,多年前就加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和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成为南澳岛少见的省级双料会员。
我以为,溪发今日的成功,是其有海洋般的的心胸,凡事多为他人着想,乐于把自己的书画作品奉献给朋友,给社会,把爱心佳作挂滿海岛。所以,他有很多书画界的朋友,志成道合,共绘美丽的南澳岛。被南澳电视台誉为"勤勉泼墨,爱岛情浓"的农民书画家。
我与同行的学生言,高手在民间,很多在庙堂之上看不到的真善美,都出自于名不见经传的平凡人之中。为表达一个老兵的敬意,我借南岛书画院笔砚,写下"顺天多福"四个隶书大字赠予溪发兄弟。
南岛飞鸿舞丹青,南山风雅寄深情。祝愿南山书斋与南岛书画院相互学习,同修共进。华灯初上,告别溪发先生返汕。大桥上,回头看,此时的南澳大桥像一道绵长的金水桥,通向光明,通向远方……
癸卯小满时节记于南山书斋灯下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