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为北宋俗画,北宋画家张泽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的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历和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传世以来,历代有许多画家进行临摹,重现宋代的胜景。其中也不乏有经典之作。
广东澄海莲下十六岁的女学生余梓琪拜青年工笔画家李金炎为师,学写工笔画不到二年的时间,掌握了工笔的基本技法。余梓琪人小志气大,用了三个月的课余时间成功地完成《清明上河图》的临作。临作按原件的大小的尺寸,在临作的过程中,梓琪大胆心细,力求忠于原作,在纤细的线条中行走,保持原作的场景,十分宏伟壮观,人物繁萦有序,给人一种大美的视觉享受。
我们为梓琪小小年纪能有此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有此超强的毅力与笔墨掌握的本领而赞叹。
梓琪的老师李金炎是一位残疾的青年工笔画家。近年来,经他培育的青少年工笔画爱好者,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培养了青少年学写工笔画的基本技法,又使他们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的认知。金炎告诉笔者,梓琪是众多学写工笔画同学的佼佼者。其既伶俐聪慧又专注敏思,才能在短短的二年时间就能较好地掌握工笔画的基本笔法。从梓琪临摹的《清明上河图》中不难看出她的传统工笔画技法上已有不错的表现,才能驽驾《清明上河图》这幅巨作。让现代少年版的《清明上河》图呈现在大家面前,使人耳目一新,发而赞叹。
梓琪正值少年,风华正茂,家长全力支持她的工笔画学习,但也要求她学业不能放松。梓琪不负家长的希望,学习成绩优秀,在班名列前列,做到学习与学画两不误。
相信梓琪这颗初露嫩芽的新苗,在师长、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下,一定能茁壮成长,画出更加美丽灿烂的画卷。
二O一八年初秋记于南山书斋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